链孢霉,又名脉孢霉、红色面包霉、红粉菌,是香菇木屑栽培常见的竞争性杂菌,属于囊菌纲、粪科霉目。
一、链孢霉的形态特征
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菌落初为白色、粉粒状,后为绒毛状;菌丝透明,有分枝、分隔、向四周蔓延;气生菌丝不规则地向料中生长,呈双叉分枝。分生孢子成链状、球形或近球形,光滑,初为淡黄色,后为橙红色。
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传播危害。
二、香菇链孢霉怎么产生的
链孢霉是土壤微生物,适于高温、高湿环境繁殖,是高温季节发生的主要杂菌。链孢霉菌丝顽强有力,有快速繁殖的特性,还能长出成串的孢子穗,形同棉絮状的蓬松霉层。
孢子随风传播蔓延,扩散极快。栽培袋破孔时更易污染,一旦大发生,菌种、培养袋或培养块成批报废,危害严重。
三、链孢霉的防治办法
防治链孢霉,首先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生产。在香菇发菌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以下,这样链孢霉生长缓慢,可减少污染。香菇发菌场所潮湿有利于链孢霉的发生,所以还应控制发菌场所的湿度。
链孢霉多从原料中的棉籽壳、麦麸、米糠带入,因此,选择原料时要求新鲜、无霉变,并经烈日暴晒杀菌。塑料袋要认真检查,剔除有破裂与微细针孔的劣质袋;清除生产场所四周的废弃霉烂物;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未达标不轻易卸袋,接种可用纱布蘸酒精擦袋面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菌袋排叠发菌室要干燥,防潮湿、防高温、防鼠咬;出菇期喷水防过量时,注意通风,更换空气。
一旦在菌种瓶棉塞或料面上发现链孢霉时,立即废弃;在栽培袋料面发现时,速将菌袋排稀,疏袋散热,并用石灰粉撒于袋面,起到降温抑制杂菌的作用。同时用75%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注射到侵染部位,用手按摩使药液渗透料内,然后用胶布封针眼。
链孢菌极易扩散,当菌袋受其侵染时,最好采用塑料袋裹住,套袋控制蔓延。若在袋外已发现分生孢子时,可用柴油或煤油涂擦,促使萎缩致死;或用75%百菌清1500倍液喷洒,杀灭病菌。被污染的菌袋切不可到处乱扔,以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