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生姜的播种密度?

2023-12-07

合理密植是实现丰产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对姜生长、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提高起决定性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姜的株高、单位面积内分枝数等生长指标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群体光合速率逐渐增强,但达到一定密度以后,上述指标趋于稳定。若继续增加种植密度,光合速率和产量有下降趋势。

一、影响生姜种植密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生姜种植密度的主要因素

种植密度受品种、土壤、肥水条件、播种期、播种量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因地制宜,根据品种和具体条件来确定。

通常大姜品种(如莱芜大姜)长势强,单株产量高,应适当减小密度,以提高商品品质;小姜种(如莱芜片姜)长势较弱,单株产量低,则应适当加大密度,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高产的目的。

同一品种,在土质肥沃、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往往茎叶繁茂,植株高大,因而株行距应适当加大;相反,在山岭薄地及肥水不足的条件下往往植株矮小,营养面积也应适当减小。

试验证明,用中等肥力水平土壤种植莱芜大姜,每亩播种5500-6000株,行距60-65厘米,株距20厘米为宜;莱芜片姜则以每亩播种7000-7500株,行距50-55厘米,株距18-20厘米为宜。

二、北方姜的种植密度

北方姜的种植密度

根据实践经验,露地栽培生姜的适宜种植密度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以莱芜片姜为例):

一是高肥水田,指水源充足,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速效氮、磷、钾分别在100毫克/千克、40毫克/千克、120毫克/千克以上的地块,每块种姜60-75克,每亩种植7000株左右,行距50-55厘米,株距18-20厘米。

二是中肥水田,指水浇条件良好,含有机质1.2%-2.0%,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60-100毫克/千克、15.40毫克,千克、80-120毫克/千克的地块。姜块50-75克,每亩种植8000株左右。行距50厘米,株距16-17厘米。

与《如何确定生姜的播种密度?》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