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栽培场地有哪几种形式 各有什么建设标准(2)

2024-03-13

(5)冬暖式大棚(日光温室)

菇棚要求东西走向、坐北朝南,长40~50米,宽7~8米,北墙高2米左右,四周墙厚0.6米。采用钢筋拱架结构,前坡呈拱形,东侧留缓冲房以南门进出。在北墙设置上、中、下三排通风孔,南墙设置下通风孔,直径0.3米,孔距均4米。

框架建好后,在栽培前一个月覆高强度农用塑料膜。覆膜后搭上草帘,用来调节温度和光照。培养料后发酵在温室内进行,将其放在一定的架上,料堆一般宽2米,高1.3米,用直径10~15厘米的木棒每隔1米从料顶至底部打若干个通气孔。然后距料35厘米高处搭拱形架,上覆薄膜,利用阳光照射自然增温或辅助蒸汽进行加温。

(6)半地下式菇房

一半建在地上,一半建在地下,兼有地上菇棚与地下菇棚的优点,保温保湿,冬暖夏凉,通风性能好,可调节光照,便于消毒等。

菇房长10~20米,宽3~4米,高2~3米,地下部分1.5~2米,地上墙高1~1.5米。地面打土墙或砌砖,两头有出入通道和密闭的门窗。房顶既可用泥灰渣构筑,亦可用塑料薄膜和草苫等覆盖。屋顶面筑成半坡形,与地面角度呈30度。屋脊每隔4~5米设一拔气筒,直径40厘米。地下部设进风筒,新鲜空气由进风筒进入菇房,从排风筒排出。

半地下式菇房可以床架栽培,也可以畦床栽培。

与《双孢菇栽培场地有哪几种形式 各有什么建设标准(2)》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