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是喜温性蔬菜,种子发芽的早晚和幼苗出土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畦内温度。
采用露地育苗,由于播种时温度已较高,故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较快。利用阳畦和小拱棚育苗,由于播种时温度尚低,而且气候变化较大,因而种子萌芽晚,出土慢。
据试验,在地温为15℃时,发芽需要24天;20℃需要15天;当地温达到25℃时,仅需10天。温度偏低,出苗期拉长,种子内贮藏的养分消耗增多,幼苗长势弱。
为了提高畦内温度,促使种子尽快萌发,在种子发芽期间,一定要盖严塑料薄膜,不能透风散气,草帘、苇毛苫等覆盖物要适当早盖、晚揭,以保持夜间有较高畦温。
这期间,畦内温度白天最好控制在25~28℃。幼芽出土后,随着嫩茎顶端的散开及分枝的形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逐渐由自养转向异养。待幼苗出齐后,要逐渐进行通风。
采用阳畦和拱棚育苗时,最初可将畦南边的薄膜用木棒或砖块支起进行通风,然后将东、西两端的薄膜也支起,以增加通风量。随着幼苗的生长,可将南边薄膜揭开一部分通风,直至最后将薄膜全部揭去,进行炼苗。
阳畦及小拱棚上面的不透明覆盖物,如草帘、苇毛苫等,幼苗生长期间,要适当早揭、晚盖,以延长幼苗光照时间,有利于壮苗的培育。幼苗生长期,控制的温度是:白天25~28℃,夜间15~18℃。
特别注意的是,在早春育苗过程中,如果出现连续几天阴雨降温,出现低温时如果雨后天晴,气温突然回升出现高温,这时一定要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气温,使之不要超过23℃。2~3天后恢复到正常气温。
因为持续低温使地温降得很低,当气温突然升高时,芦笋嫩茎蒸发量增加,但此时地温回升慢、仍然很低,根系活动能力弱,吸收水分能力差,吸水量不能满足蒸发需求,会出现生理性缺水,导致嫩茎萎蔫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