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为缨翅目昆虫的统称,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本文介绍怎样识别蓟马,同时谈谈蓟马虫害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一、怎样识别蓟马?
蓟马是细长而略扁的小虫子,体微小至小型。体长一般为0.5~2毫米,很少超过7毫米。体色为黄褐、苍白或黑色,有的若虫红色。触角6~8节,端部1~2节呈刺状。口器锉吸式,上颚口针多不对称。
蓟马通常具两对狭长如带的膜质翅,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翅脉极少,只有1~2条纵脉,横脉更为少见或完全没有。足跗节端部有可伸缩的端泡。
二、蓟马虫害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措施
①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破坏蓟马的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苗期汰除有虫株,带出田外沤肥或深埋,可减少虫源;③剖开扭曲玉米心叶顶端,人工辅助使其心叶抽出;④苗期可利用其趋蓝性,用蓝板诱杀成虫;⑤增加灌溉调节田间小气候为主,可压低虫口基数。
(2)药剂防治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喷雾重点为心叶和叶片背面。
三、蓟马的为害症状
蓟马对玉米苗期为害较大,玉米黄呆蓟马主要为害叶背致叶背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叶正面与银白色相对应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
受害严重的植株心叶卷曲畸形,呈马尾状,不易抽出,被害部易被细菌侵染,导致细菌性顶腐病;叶背如涂一层银粉,端半部变黄枯干,甚至毁种。而稻管蓟马则喜食玉米开花的雄穗。
四、蓟马的生活习性
蓟马一年发生1~10代。在禾本科杂草根基部和枯叶内以成虫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迁到玉米上为害。蓟马一般为两性生殖,也有许多种类行孤雌生殖,多为卵生,也有的行胎生。卵极细小,产在缝隙间或寄生植物的组织内。
若虫一般有4龄,体形、习性与成虫相似。成虫的趋光性和趋蓝性强,喜在幼嫩部位取食。春播和早夏播玉米田均发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