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螨为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螨类的统称,俗称红蜘蛛。由于叶螨的发生阶段正值玉米灌浆期,因此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本文介绍叶螨的为害症状有哪些,以及怎样防治叶螨等问题,供参考。
一、叶螨的为害症状
叶螨在玉米上常聚集在叶背主脉两侧取食为害,从下部叶片向中上部叶片蔓延,在其为害处结一疏松的丝网。
被害叶片正面初为针尖大小黄白色斑点,可连片成失绿斑块,后期叶片变为黄白色或红褐色枯斑,叶片变薄,枯落,严重时整株枯死,全田出现点、片干枯现象,造成减产。叶螨也可为害花丝,造成授粉障碍。
二、怎样防治叶螨
(1)农业防治措施
①秋收后,清洁田间地头杂草和病残体,降低虫源基数;②高温干旱时,要及时灌水,控制虫情发展。
(2)化学药剂防治
在叶螨发生初期,发现玉米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时,可与防蚜相结合,用20%唑螨酯悬浮7~10毫升/亩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
(3)生物防治
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进行喷雾,重点喷施玉米中下部叶片的背面。
三、叶螨的形态特征简介
根据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院研究和鉴定,玉米的叶螨种类有:二斑叶螨、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
二斑叶螨体色浅黄或黄绿色,雌螨体长0.42~0.51毫米,雄螨体长0.26~0.40毫米。
截形叶螨体色深红或锈红色,雌螨体长0.51~0.56毫米,雄螨体长0.41~0.48毫米。
朱砂叶螨体色深红或锈红色,雌螨体长0.42~0.53毫米,雄螨体长0.38~0.42毫米。
四、叶螨的生活习性
叶螨寄主植物较多,一年发生10~15代,以雌成螨在作物和杂草的根部或土缝、树皮等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在杂草上取食、产卵、繁殖。经1~2代后,于5月下旬转移到玉米田局部为害。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形成为害高峰期。
叶螨在玉米植株间通过吐丝垂飘进行水平扩散,在田间呈点片分布。t旱有利于叶螨发生,降雨对其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