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体重60千克至出栏为肥育后期,猪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逐渐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对各种日粮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有了很大改善。
此阶段猪的脂肪组织生长旺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较为缓慢。肥育后期要控制能量,减少脂肪沉积。瘦肉型猪日粮含消化能12. 30~12. 97兆焦/千克,粗蛋白水平为13%~15%,钙0.46%~0.5%,总磷0.37%~0.4%,赖氨酸0. 63%,蛋氨酸+胱氨酸0. 32%。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要保证。
(1)控制日粮能量水平
生长猪有根据日粮能量高低调节采食量的能力,日粮能量高低会影响生长猪的采食量、生长速度、日粮利用率及胴体肥瘦度。
当日粮能量水平在10.8兆焦/千克消化能时,生长速度和日粮利用率偏低,而胴体瘦肉率提高。一般瘦肉型猪育肥后期日粮的消化能为12. 30~12. 97兆焦/千克。
(2)保持日粮蛋白质水平
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增重,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更为突出。
对于外三元等高瘦肉率育肥猪,在体重60千克以后,日粮粗蛋白含量以14%~15%为宜;对于中等瘦肉率育肥猪,育肥后期粗蛋白含量以13%~14%为宜。育肥后期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含量不宜低于0. 63%、0. 32%、0.38%。
(3)调节日粮粗纤维含量
育肥后期日粮中粗纤维水平不宜超过8%。由于猪不能消化木质素,因此木质素含量高的稻壳粉、砻糠等高纤维粗料应降低用量,甚至不用,否则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
猪利用粗纤维能力与猪品种有关。瘦肉型猪利用粗纤维能力弱,而我国本地猪种如莱芜猪耐粗饲,利用粗纤维能力强。本地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可适当提高至10%~12%。
(4)添加饲料添加剂
研究表明,日粮中提高一些维生素含量,能明显改善肉的质量,如维生素e、b、c、d和生物素等。屠宰前日粮中添加镁制剂,也可改善猪肉品质。
另外,日粮中添加甜菜碱饲、肉毒碱、共轭亚油酸、肌肽、色氨酸,也会改善猪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