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欧美苹果上的主要病害,而我国主要在北方苹果产区局部发生。苹果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侵害叶柄、嫩梢及花器。
一、苹果黑星病的为害症状
叶片受害后,正反两面产生淡黄色圆形或放射状的病斑,后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老叶上病斑边缘明显,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变厚,使病斑向上凸出,其背面呈环状凹入;嫩叶上的病斑表面多呈羽毛状,在角质层下有树枝状分叉的黑色丝状菌丝体,其间生有黑霉。叶柄上的病斑呈梭形,黑褐色。嫩枝发病,多在枝条的顶端,病斑很小,呈黑褐色。
果实从幼果至成熟期均可染病,但幼果期更易受害。果实感病后,病斑初为淡黄色,圆形、微凸,后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上生绒状的黑色菌丝体。随着果实的生长膨大,病斑逐渐凹陷,表皮变为白色薄膜,星状开裂,并可见黑色粉霉层,受害较重的果面病斑密集,形成疮痂。
二、苹果黑星病发病特点
苹果黑星病病菌在落叶或果实上以子囊壳越冬。翌年春季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雨或气流传播至叶片、果实或其他绿色组织上浸染为害,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浸染。子囊孢子多在苹果发芽至花期成熟、释放并浸染,高峰期在开花至落花期。
该病通常6月开始发病,7月为发病盛期,9月底病害停止活动。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如富士、元帅较易感病,金冠抗病力较强。发病轻重也与降雨有关,春季冷凉多湿,夏季阴雨绵绵,有利于孢子的传播和浸染,5~7月降水多,病害易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