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白粉病对黄芪的危害非常大,常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减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黄芪白粉病症状表现、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一、黄芪白粉病的症状表现
叶片、叶柄、嫩茎、荚果均受害。主要在叶背产生白粉,初期产生小型白色粉斑,后扩大至全背,菌丝层很厚,似毡状,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层中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闭囊壳。
白粉病株叶色发黄、萎缩,焦枯至脱落,严重时全株枯死。层中还有一种更小的黑色颗粒,它们是白粉菌的寄生菌。
二、黄芪白粉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根芽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多次再侵染,降雨多、露时长、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据观察,陇西、渭源(莲峰)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旬仍缓慢发展,7月中旬至8月上旬蔓延迅速,病情不断加重,直至采挖。在岷县、漳县及渭源县等高海拔地区,7-8月的夜露时长多为9-11h,叶面的水膜发病率35.5%-93.0%,严重度2-4级。海拔2000m以下地区发生较重。
在20℃-26℃,相对湿度51%-65%时,潜育期6d。20℃以上菌丝生长迅速。温度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影响较大。
三、黄芪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黄芪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施62.25%腈菌唑、代森锰锌(仙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12.5%速保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4000倍液、75%拿敌稳3000倍液及10%笨醚甲环唑7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