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树体结构乃是实现丰产的根本性骨架,它是通过精心的修剪操作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合理的树体结构能够切实地保障梨树在早期就能结果,并且达成丰产、稳产的良好状态。
其构成要素涵盖了树高、干高、主枝以及主枝的基角、腰角和梢角、层间距、中央领导干、大中小型枝组及其排列方式、辅养枝、总枝量等等诸多方面。
由于在栽培技术、品种类别、土壤特性、环境条件、栽培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情况,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树形种类繁多。不管采用的是哪一种树形,合理的树体结构都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1、适宜的树高
梨树属于高大的果树类别,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或者在控制不够恰当的情况下,树体极易生长得过高。这不但会给修剪、病虫害的防治、疏花疏果、套袋以及采收等一系列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之处,而且还非常容易导致上部的枝叶对下部的枝叶以及相邻两行的枝叶产生相互遮阴的问题。
在实际的生产当中,稀植的大冠树其树高通常要一般控制在4.5米以下,中冠树的高度应当为3.5米以下,而密植的小冠树其高度则应当为3米以下。
2、合理的干枝数量
梨树的骨干枝数量必须要适宜,并且其层次分布也应当合理。倘若骨干枝的数量过少,就无法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进而造成产量偏低;而如果骨干枝的数量过多,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情况就会变得不良,从而降低果实的品质。所以,需要依据具体的栽培方式和密度,选取相应的树形,并明确合理的骨干枝数量以及分布层次。
3、合理的叶面积系数
叶幕指的是叶片在树冠上集中分布所形成的叶片群体。叶幕的厚度和层次共同构成了叶幕结构,而两层叶幕之间的距离则被称为叶幕间距。叶面积系数指的是单位土地面积与该面积内植株叶片总面积的比值。当叶面积系数过大,或者叶片的分布过于集中时,都无法充分地利用光能,这会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