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白粉病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2024-05-02

山楂白粉病在各山楂产区均有发生,在多雨地区,发生较重,常造成受害苗木死亡。本文介绍山楂白粉病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供参考。

一、山楂白粉病的危害特点

山楂白粉病的危害特点

山楂的叶片、新梢和果实均可受害。嫩芽受害之初,发生褪色或粉红色的病斑。抽生新梢时,病斑迅速蔓延至幼叶,叶片两边均满布白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结果树受害严重时,叶片丧失功能,造成幼果大量脱落及果实畸形。同时,影响养分积累,殃及山楂树翌年开花结果。

幼果在落花后即开始发病,首先在近果柄处出现病斑,生有白粉,果实向一方弯曲。以后病斑逐渐蔓延到果面。后期果实近成熟时发病,果面产生红褐色粗糙的病斑,但果形正常。

二、山楂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山楂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病原菌属子囊菌纲,白粉菌科。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病果上越冬。次年春雨后放射出子囊孢子,首先侵染野生山楂幼苗及大树根蘖,并在其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靠风媒传播,进行再侵染。

从6月起,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雨的增多而逐步加重,7月为发病盛期。“立秋”以后,发病逐渐停滞,10月停止发病。衰弱树易感病,实生苗发病较重。

被害新梢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纤细,扭曲纵卷,严重时枯死。6月中旬后,病斑转为紫褐色,并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有性繁殖器官——闭囊壳。

三、山楂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山楂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每年清除落叶病果,减少侵染源。刮除山楂树干老翘皮并烧毁。

发病较重的果园,于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后喷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喷15%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

6月初和7月上中旬,各喷一次75%百菌清加展着剂800-1000倍液或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600-800倍液,或喷布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

与《山楂白粉病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