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栽培,是一种土壤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在果园种植草本植物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果实品质,并减少水土流失。下面介绍
一、养分与水分的竞争
果园生草与果树争夺肥水是果园生草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草种生长旺,根密度大,在其旺长期,常因草的吸收降低土壤中多种有效养分的含量。因此,除了选择根系浅、需肥少的草种外,在草的旺长期还应适当补肥。
生草栽培后,由于草的蒸腾耗水量大,在旱季会加剧土壤干旱。因此,为了避免生草与果树争夺水分的矛盾,应在干旱来临前及在果树肥水需求高峰期,及时割草覆盖或者及时施肥、灌水来缓解。
二、杂草的控制问题
在不同地区不同果树生产区应选择抗杂草能力强的草种,并注意及时清除杂草,特别是在草尚未有效覆盖地面之前,如果不用人工辅助予以控制,就可能发生草荒而导致生草栽培失败。一般覆盖性能好的草种在充分覆盖地面后,则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即使其中有少量杂草,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在果树树盘范围内,需经常性地中耕除草,或施用化学除草剂,或进行覆草,以防止杂草丛生。
三、长期生草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果园长期生草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硝态氮含量减少。所以一般不采用全园生草,而主要采用行间生草并经常割草,株间或树盘下覆盖,以提高树盘下土壤的通透性。
也可通过全园深翻或生草更新来解决此问题,生草5-7年后,施用除草剂灭草或者及时翻压,休闲1-2年后重新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