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加工的预处理(又称为前处理)对其制成品的影响很大,如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会对以后的加工工艺造成影响。预处理主要包括分选、清洗、去皮、修整、切分、护色、烫漂(预煮)、抽空等工序。
(1)分级
选择原料需要考虑品种、成熟度和新鲜度,通常情况下,分选包括去杂和分级。去杂的目的是剔除不合适的和腐烂霉变的原料,剔除受病虫危害的、畸形的、品种不统一的、成熟度不一致的、破裂或机械损伤不合要求的。分级是按照加工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标准有大小分级、成熟度分级、色泽分级和品质分级。
通常情况下,视不同的果品种类和这些分级内容对果品加工制品的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一种或多种分级方法。例如,制作罐头、水果蜜饯及干制品需要大小一致、形态整齐的果品,可以用分级板进行大小分级;无须保持果品形态的制品,如果汁、果酒和果酱等对原料的大小无要求,主要在于成熟度、色泽和香气。
(2)清洗
果品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泥沙、微生物、残留农药乃至包装衬垫物的污染,为了保证制品符合卫生要求,必须对果品原料进行清洗,这是预处理工艺中的重要一环。
清洗的水温一般是常温,有时为了增加洗涤效果可以用热水,但热水不适用于柔软多汁、成熟度高的果品。果皮上残留毒药的原料,还需要用化学药品洗涤,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为0.5%~1.5%盐酸溶液、0.03%~0.6%漂白粉溶液。操作时先将原料浸泡在清洗剂溶液中,在常温下浸泡几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清洗方法可选用手工清洗或机械清洗,应根据生产需要、果品表面的状态和污染程度、果实的耐磨耐压性质来确定清洗方法。
(3)去皮
很多果品原料的外皮一般都较粗糙或有绒毛,具有不良风味,应当去掉,以提高制品的品质。只有在加工某些果脯、蜜饯、果汁和果酒时才不用去皮。去皮必须做到适度,去掉不合要求的部分即可。
(4)护色
果实去皮后,与空气接触会迅速变褐,从而影响产品外观,也破坏了产品的风味和营养,这种褐变主要是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加工过程中氧气在果品中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能使具有儿茶酚类结构的酚类化合物聚合成黑色素。一般护色措施均从排除氧气和抑制酶的活性两方面着手,在加工预处理中所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