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产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应对“产前、产中、产后”所有环节进行全方位把控,使企业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投入产出比达最佳效益。
一、投产前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要从猪场选址设计开始,合理选址可减少外部传染源对猪场的侵袭,控制重大疫情的发生。
新建猪场,要利用期货市场交易,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注意规避价格风险,不能使产品价值功亏一篑,以实现企业的正常利润,价值耗费与补偿的统一。
现代信息交易网络日趋丰富完善,利用期货交易系统可以先卖猪、后养猪,提前锁定卖猪价格,提前锁定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实现预期利润计划养猪。
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生产过程阶段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车间以及其他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
在实施全员成本控制过程中,首先要划分成以车间为控制实体,根据各车间生产工艺的特点和职能部门、各类人员的职权范围,将企业内部划分为若干不同层次的责任实体,形成一个纵横相交的控制体系。我们可通过定额管理和标准化操作实现成本控制。
关于如何实现定额管理和标准化操作实现成本控制,请参阅本站《猪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包括哪些方面》一文。
三、产品流通的成本控制
养猪最终目的是销售盈利,严把流通渠道、流通环节、流通方式的重要环节,可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创新生产模式:采取“企业+合作社+猪场”的生产模式,对品种、饲料、服务、防疫、兽药、收购统一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广开销售渠道:利用猪场规模优势,与大城市、大屠宰加工企业等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提高销售价格,防止产品积压滞销。
3、培育开发消费市场:随着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地方猪种节粮耐粗饲,抗病力强,而且地方猪肉营养、口感好,经济效益高。
猪场自己或与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合作对猪肉进行深加工,便于携带、赠送、食用,提高经济价值;同时利用会员制、连锁店等方式打出自己的品牌,开发、培育稳定的消费群体,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提高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