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种植密度多少为宜,谷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2023-12-05

大多数作物都需要进行合理密植才能提高产量,谷子亦是如此。本文介绍谷子种植密度多少为宜,同时也谈谈谷子产量构成因子问题,供参考。

一、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就是根据谷子品种特性,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保持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叶面积大小保持一个合适状态。

实验表明,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迁安市中等旱地和水浇地,以每亩留苗2.5万~3万株为宜,在肥力较高的旱地,以每亩留苗3万~3.5万株比较合适。

二、谷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

谷子产量构成因子

谷子产量高低,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的乘积。

在这三者关系中,单位面积的穗数,主要是反应了群体的密植幅度,每穗粒数与粒重的乘积为每穗产量,反应了群体内个体生长发育状况。一般在稀植的条件下,单株营养面积较大,植株得到充分的发育,因此,单株穗大,每穗粒数多和粒重大,单株产量就高。

但是单位面积由于群体数量小,没有充分利用光能、养分和水分,产量仍然不高,单位面积穗数不足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矛盾。但是,密度过大,虽然穗数增多,但单株穗小,也难于高产。

经过试验,植株密度较稀时,增加植株密度,由每亩3.33万株增加到6万株,穗数随着株数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也相应提高,但密度超过6万株后,再增加植株密度,密度与穗粒数、粒重的矛盾逐渐激化,穗重降低,穗粒数减少。

因此,提高产量已不能从增加密度来实现,而必须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和穗重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成直线上升,而穗粒数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成直线下降(粒重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它的变幅较小),只有在穗数、穗粒数达到一个和谐点的时候,单位面积的穗数与穗粒数的矛盾得到统一,产量才最高。

与《谷子种植密度多少为宜,谷子产量构成因子分析》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