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种薯后怎么处理?种薯贮藏期间的管理方法

2024-03-27

买到种薯后需要进行哪些处理

一、买到种薯后需要进行哪些处理

首先应剔除病、烂薯块,然后在阳光下暴晒两天,以消灭块茎表面所携带的病菌和表皮的水分,这样有利于种薯贮藏。晒种后要趁早晨薯块温度低的时候入库贮存,贮存前期要放在阴凉的地方,以避免过早发芽和薯块散失水分。发芽过早,块茎养分消耗及失水严重,会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为减少种薯表面带有的病菌,最好在贮藏前进行表面消毒,用扑海因50毫升、农用硫酸链霉素3克,加1千克水,均匀喷雾于100千克种薯上,晾干后贮藏。

种薯贮藏期间的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二、种薯贮藏期间的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1)薯窖检查

在贮藏期间一般应每隔15天左右检查一次薯窖,检查内容包括窖内温度、湿度、是否发生腐烂等。如果发现有烂薯现象,应及时倒窖,即把薯块全部搬出窖外,挑出烂块,同时把块茎晾晒一遍。

(2)温度、湿度控制

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是1-5℃,在二季作地区,贮藏过程中往往受到温度偏高的影响。因此,在贮藏期间应尽量降低贮藏温度,在夏季最好采用地下室贮藏。环境湿度是影响贮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环境干燥,块茎会失水皱缩;如果过于潮湿,则会导致烂薯。因此,贮藏期间应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其标准是,薯堆表面既不出现“出汗”现象,又能保持薯皮新鲜。如果薯堆表面发生了“出汗”现象,说明空气湿度太高,即贮藏环境潮湿。这时应及时倒堆,进行通风散湿。如果薯块失水较多或皱缩,则说明薯堆内干燥,应设法增大贮藏环境的空气湿度,但不能直接向薯块上喷水。

(3)光照控制

对于商品薯来说,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都应尽量避免见光,否则会使薯皮变绿而降低商品性和食用价值。对于种薯来说,则应经常接受散射光的照射,以减少发病。此外,种薯发芽后,要对其增加光照,这样可避免幼芽生长细弱,使之变得粗壮。对于萌芽过早的块茎,要通过见光来抑制芽的生长。

贮藏温度对种薯有哪些影响

三、贮藏温度对种薯有哪些影响

品种不同,种薯的休眠期长短也不同,而且对贮藏温度的反应也不同,因而单个块茎的发芽数不同,播种后单穴主茎数和块茎数等也都不同。前期低温贮藏,后期高温贮藏有利于增加发芽数。

贮藏温度不仅能影响块茎发芽数,还能影响随后的生长和产量。研究表明,最适宜的贮藏温度因品种而异,也与种薯的生产年份、栽培技术条件等因素有关。贮藏温度能影响出苗期、植株封行时间、植株大小和寿命、块茎形成时间等。

例如,分别把种薯贮藏在2℃和20℃下4个月,到播种时前者尚未发芽,但已通过休眠期,后者达到了生理老龄化。将二者同时播种在10个试验点(高纬度地区),结果贮藏于20℃下的种薯植株块茎形成时间比贮藏在2℃下的早16天,而植株生长量减少44%,产量减少35%。

与《买到种薯后怎么处理?种薯贮藏期间的管理方法》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