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出菇期如何管理?

2024-02-19

平菇菌丝长满袋后过一段时间,袋内出现大量黄褐色水珠,这是出菇的前兆,即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

平菇出菇期如何管理

(1)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平菇是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刺激有利于出菇。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5~10℃,以刺激出菇。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湿,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于20℃时加强通风和喷水降温,以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2)加强湿度调节

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在料面出现菇蕾后,要特别注意喷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勿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在采收一、二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60%时补水。将菌袋两端料面剥去1~2厘米,见到新料茬,用竹签扎几个孔,放水中或营养液中,浸泡8小时。

(3)加强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低温季节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一般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菇体失水,边缘卷曲而外翻。

(4)增强光照

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则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一般保持菇棚内“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强度,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晒死菇体。

(5)注意事项

出菇棚内,应按菌丝的成熟度分畦堆放,使出菇整齐一致,有利于同步管理。菌袋进入出菇管理时,先解开两头扎口,不要急于把袋口完全张开,以防料表面失水干燥,影响正常出菇。

与《平菇出菇期如何管理?》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