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病原菌是什么 玉米褐斑病症状及防治

2024-01-27

玉米褐斑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产区,在我国发生极为普遍。本文介绍玉米褐斑病病原菌是什么,并谈谈玉米褐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一、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子囊菌类的玉蜀黍节壶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性寄生菌,寄生在寄主薄壁细胞内。休眠孢子囊壁厚,近圆形、卵形或球形,黄褐色或褐色,膜厚而光滑,略扁平,有囊盖。病原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3℃~30℃,叶片有水珠形成或连续降雨1~2天,有利于休眠孢子的萌发。

二、玉米褐斑病的症状表现

玉米褐斑病的症状表现

玉米褐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茎秆,症状多出现在玉米抽穗期至乳熟期。

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褐色、红褐色或深褐色,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毫米,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

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状物,即病菌的休眠孢子。

三、玉米褐斑病的传播途径

玉米褐斑病的传播途径

玉米褐斑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在翌年玉米生长季节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常在喇叭口内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休眠孢子囊在干燥的土壤和病株残体中可存活3年以上。

四、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在玉米褐斑病发生较重的区域,可选用农大3315、京黄147、中玉5号、掖单18、京垦系列等品种,抗病性能比较突出。

(2)农业防治措施

①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②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减少田间湿度;

③玉米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深翻土地,以减少次年的侵染菌源;

④必要时,可实施3年以上轮作倒茬。

(3)药剂防治

玉米发病初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45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效果甚好。

与《玉米褐斑病病原菌是什么 玉米褐斑病症状及防治》相关的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