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时进行饲料调整
肉种鸡产蛋期与育成期的管理措施和对饲料的要求都不一样,要根据产蛋率的高低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尤其是蛋白质和钙含量。产蛋率在80%以上时,蛋白质含量为18%,钙3.5%;产蛋率在65%~85%时,蛋白质含量为17%,钙3.25%;产蛋率小于65%时,蛋白质含量为15.5%,钙3%。
这样既能得到高产蛋率,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潜能,又不浪费饲料,能控制成本在最低限。
更多肉种鸡产蛋期饲料调整的话题,请点击参阅肉种鸡产蛋期喂料方法与饲料调整方法。
(2)合理进行分群
分群事先应妥善安排,并按生产流程和周转计划进行。笼养育成鸡可在白天进行分群,平养育成鸡晚上抓鸡方便,应在晚上分群。
分群前,产蛋舍的笼具、饮水器等都应认真检查、维修与消毒。分群前几天饲料中可加一些抗生素或抗应激的多种维生素等。分群选择适宜的天气,尤其是夏季应在凉爽的晚上进行。分群过程中应有专人抓鸡,手提鸡脚轻拿轻放,防止骨折或弄伤鸡体。同时仔细观察,淘汰病、弱、残鸡。
(3)保证鸡的饮水
产蛋鸡在舍温21℃时的饮水量通常是采食量的2倍,随着气温的升高或降低,饮水量呈强正相关改变。
要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可使用自来水、井水或泉水,水温以13~18℃为宜,冬天不能低于10℃,夏天不能高于27℃。如限制饮水,一天可饮水4次,每次饮水时间可根据气温高低控制在15~30分钟。注意养鸡密度,保证每只鸡都能同时饮到水。
关于鸡的饮水问题,可参阅本站《鸡饮水量是采食量的几倍,怎样保证产蛋鸡正常饮水》一文。
(4)保持合理温度
鸡舍内最适宜温度是18~23℃,最低不低于7℃,最高不超过30℃,相对湿度保持在60%~75%。如超过此温度范围,则会严重影响鸡采食量和产蛋量。当环境温度达27℃时,每上升1℃,鸡的采食量会下降1.2%。
为了保持最佳温度,平时应注意增加通风,改善舍内空气环境。当舍内温度低于18℃时应以保温为主,减少通风;舍内温度高于27℃时则以降温为主,加大通风量。
(5)保持合理光照
光照分为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光照对鸡的所有机能进行内因性调节,通过明暗周期调控鸡的排卵和产蛋时间。
密闭式鸡舍中,全部采用人工光照,制订光照程序控制光照较为容易。但我国密闭式鸡舍较少,尤其是农村条件下更多的是开放式鸡舍,光照时间控制较为复杂。
产蛋期与育成期的光照程序要紧密结合,否则会影响产蛋率和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一般优质肉种鸡21~22周龄产蛋率达2%~5%时改为产蛋期光照方式,即在育成期的基础上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16.5~17小时,维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