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叶斑病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一、怎样识别玉米弯孢叶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病部初生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褪绿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四周有浅黄色晕圈,大小0.5~4毫米x0.5~2毫米,大的可达7毫米x3毫米。湿度太时,病斑正反两面均可见灰色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由于不同品种间的抗性差异,该病的症状变异也较大,在有些自交系和杂交种上只产生一些白色或褐色小点。抗病型玉米品种的病斑小,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至浅褐色,边缘外围具狭细半透明晕圈。
二、玉米弯孢叶斑病的病原菌
该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的弯孢霉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至深褐色,分生孢子花瓣状聚生在梗端。分生孢子暗褐色,弯曲或呈新月形,具隔膜,颜色较浅。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对ph值适应范围广。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的湿度为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则很少萌发或不萌发。
三、玉米弯孢叶斑病的传播途径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状态越冬。遗落于田间的病残体、带菌玉米秸秆及带菌玉米秸秆沤制未腐熟的有机肥都是主要的初侵染源。
翌春,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在有水膜的情况下,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田间的再侵染。
四、怎样防治玉米弯孢叶斑病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鉴定和筛选出口间发病较轻的自交系和品种为:沈单10号、沈试30、丹418、丹3034、锦试2号、农大108、丹玉13号、沈试29等。
(2)农业防治措
①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抗病性;②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改善田间通风条件;③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处理或深耕深埋腐熟玉米秸秆肥料,以减少侵染源。
(3药剂防治
在田间病株率达10%时,喷洒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